(一)、機床鑄件澆筑的注意事項
為機床鑄件質量、提高生產率以及做到生產,澆注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要領。
1.澆注人員按要求穿好工作服,并配戴防護眼鏡,工作場地應通暢無阻。澆包內的金屬液不宜過滿,以免在輸送和澆注時溢出傷人。
2.澆包、澆注工具、爐前處理用的孕育劑、球化劑等使用前充分烘干,烘干后才能使用。
3.為機床鑄件質量澆注時應及時將鑄型中冒出的氣體點燃順氣,以免由于鑄型憋氣而產生氣孔,以及由于氣體的不燃燒而損害人體健康和污染空氣。
4.對于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比較大的機床鑄件,如中、大型鑄件,澆注后要及時從澆口或冒口補澆。
5.為提高生產率以及做到生產,應選擇正確澆注速度,即開始時應緩慢澆注,便于對準澆口,減少熔融金屬對砂型的沖擊和利于氣體排出;隨后澆注,以防止冷隔;快要澆滿前又應緩慢澆注,即遵循慢、快、慢的原則。
(二)、大型機床鑄件變形的原因有哪些?
大型機床鑄件在高溫下澆注,在凝固冷卻過程中,因溫度下降而產生收縮和發生相變,如收縮和相變受到阻礙,便會在鑄件中產生鑄造應力。鑄造應力按其形成原因可分為熱應力、相變應力和機械阻礙應力三種。鑄造應力是熱應力、相變應力和機械應力三者之和。常用的去除應力的方法如下:
一、自然時效法自然時效去除應力效果好,但要達到去除殘余應力的目的,就要使鑄件長期暴露的空氣中數年。長時間的放置全部不適合現代企業生產,一般不予采用。
二、熱時效法熱時效能去除應力,但對設備成本高、耗能高,根據時效窯的功率不同一般需要30h以上。是普通使用的去除殘余應力的工藝方式。但在能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,也不適合應用,而且其經濟成本高,不符合企業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。所以需要尋找一種能夠替代熱時效的工藝方法。
三、振動時效法振動時效的實質是以振動的形式給工件施加附加應力。當附加應力與殘余應力疊加后,達到或超過材料的屈服限時,工件發生微觀或宏觀的塑性變形,從而降低和均化工件的殘余應力,從而使工件幾何尺寸穩定。該工藝方法耗能低、設備簡單使用方便,目前普遍應用。
機床鑄件材料大多選用灰鐵鑄鐵材質,也有少量的鑄鋼機床鑄件,現代機床鑄件設計中用結構鋼焊接的床身比例逐漸上升。機床鑄件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,用來做機床鑄件不宜變形,有利于長期保持機床精度。